侵害名誉权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断定:
- 被侵权人的特定性:被侵权人需要是特定的,而不是泛指的群体。
- 侵权人主观上具备过错:侵权人主观上要有过错,即故意或过失。
- 客观上存在损害别人名誉的事实,并为第三人了解:即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导致了损害,并且这种损害被第三人所了解。
- 侵权人的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:只有侵权人的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,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。
有关法律规定:《民法典》第一百一十条规定,自然人享有名誉权。《民法典》第九百九十条规定,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、声望、才能、信用等的社会评价。《刑法》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,以暴力或者其他办法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别人,情节紧急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
应该注意的是,断定侵害名誉权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原因,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断定。如有需要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。
引使用方法条
《民法典》第一百一十条